固定电话:
手机1:
手机2:
公司地址:广州市


在线客服①:
在线客服②:
在线客服③:
在线客服④:

首页 > 行业新闻 > 文章内容

巴中经开区做强产业支撑 做靓城市做实精准扶贫

作者:海子 日期:2018-1-5 13:52:41 信息来源:

  “新上的3条生产线估计二季度就可投入使用了。多亏有政务服务中心全程代办新生产线申报手续,不用自己费时费力。”四川羽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现有的6条生产线正满负荷生产,总经理张建军将准备新上生产线的申报资料递交给巴中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便放心回到工厂。

  羽玺电子是国内胶粘产品及离型材料研发、生产、销售龙头企业之一,生产经营PET离型膜、PET保护膜、离型纸和硅胶亚克力PU胶,产品占据了国内大部分市场,还出口到韩国、日本、越南等地,主要客户包括三星、华为、苹果等。

  “行业龙头”“满负荷生产”“扩产扩能”“全程代办”,将这几个关键词一起,一个产业高端、政务高效的巴中经开区形象便跃然而出。

  “经开区扩区移位以来,我们按照市委、市要求,聚焦‘追赶跨越’,紧扣‘产城一体、城园相融’的发展思,务实苦干,努力给展现一个美轮美奂的新区。”巴中经开区党工委王俊岭表示,“十三五”期间,作为建设五彩巴中、实现绿色价值再造主战场的巴中经开区,将“五大发展”,以“二次创业”为统揽,着力做强产业支撑、做靓城市、做实精准扶贫,城市新区、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三区同建,在巴中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小康,建成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AAAA景区,建成全市经济中心、行政中心和创新中心。

  清晨,巴中经开区置信生活方式运动休闲公园处处鸟语花香,空气怡人。“以前这里是一片农田,自从运动公园建成后,绿化搞得好,空气也好。”王晓琳每天都约小区居民一起来这里锻炼身体。

  王晓琳居住的东锦苑小区内,健身器材、公共设施、老年活动中心也一应俱全。从靓丽的城市到怡人的居住,王晓琳了巴中经开区成立以来的发展巨变。

  巴中经开区幅员101平方公里,是省重点培育的营业收入超500亿元产业园区,巴中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引擎、样板和窗口、示范和代表,是巴中未来的行政中心、经济中心、创新中心。

  2011年4月扩区移位以来,经开区高标准、高品质建设,围绕“五大发展”,着力依法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塑造特色风貌、提升质量、创新管理服务,做靓城市、打造魅力生态新区。

  “城市既要宜人,也要宜居。经开区把‘五彩巴中’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以绿兴城、以文兴城、以游兴城,持续加大资金投入,着力推进园区、景区、社区三区同建,着力做靓城市,强化城市保障服务功能,加快形成新区城市建设独特品质。”王俊岭介绍,按照“步步见绿,百米见景,五百米见园,千米见水”的要求,经开区全面实施“九大绿化行动”,今年将完成新增植绿面积70万平方米。目前,已全面实施城市景观提升工程,选择临近景观大道、公园、水系等优良的,建成高品质小区十余个。

  美了,住居改善了,城市配套功能也在不断完善。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区城市品质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川雅姿家居从新区成立伊始就入驻经开区建材家居产业园,建厂初期,由于交通不便,原材料和产品运输成了企业发展面临的一题。公司销售经理吴彦青告诉记者,当时园区道到处坑坑洼洼,大车根本进不来,需用小车转运材料,增加了运输成本。

  新区发展,基础先行。2011年,巴中经开区推进大交通格局网络建设,确定了秦巴大道、西片骨架网、东片区骨架网、兴文至奇章干道等项目规划。通过5年时间,目前已建成四纵三横的城市骨架网,城市内部交通日趋完善,与成都、重庆、西安三大西部城市形成3小时经济圈,市域内形成半小时经济圈。吴彦青说:“现在道四通八达,出门就有高速和火车货运站,我们的产品在门口就可以上车,直接发往全国各地的客户。”

  为描绘城市建设美好蓝图,巴中经开区将“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街区制”等创新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通过公开招标、邀请等方式,组织国内外多家优秀设计单位参与城市规划设计,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控制性详规、核心区城市设计导则、生态非建设区、彩色九寨山等一系列规划,完成行政区统一景观打造、现代秦巴金融街、主干道退界绿化等一系列设计。

  “今年全区新开工城市建设项目52个,年度投资达60.27亿元,年内要竣工27个项目。这些项目完工后,将全面提升城市承载能力,让经开区成为凝聚的‘吸铁石’、城市形象的‘金名片’。”巴中经开区党工委副、管委会主任刘小林介绍。

  三强药业、华兴杭萧钢构、四川羽玺电子科技、意科碳素石墨、达芙妮制鞋、成都置信……走进巴中经开区,“大”“大发展”的气息扑面而来。

  从曾经的荒凉之地,到如今发展势头强劲的产业新城,巴中经开区砥砺奋进的步伐上,“招商招活一池水,引资引出一片天”的战略轨迹清晰可辨——在市委、市的坚强领导下,巴中经开区紧紧围绕“招大引强、延链引进、集群发展”的思,把招商引资摆在最核心,以招商引资为主抓手凝聚先进生产要素,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招商小分队马不停蹄,上海、广州、、成都、重庆……足迹遍布国内多地。

  穿过巴城东门大桥一直向前行驶,业态丰富、规模宏大的中国·巴部国际商贸城映入眼帘,这个总投资65亿元、占地1200亩的川东北商贸专业市场,自2014年开业以来,短短两年时间实现交易额近20亿元。未来五年,公司还将投资30多亿元,建设高端住宅区、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星级酒店,项目完工后将实现年交易额40多亿元、利税近5亿元,将带动巴中及周边现代服务业和城市经济发展。

  小小塑料膜,财富滚滚来。2014年,四川羽玺电子落户巴中。2015年12月28日建成投产,2016年销售总额达1.85亿元,上缴税金800万元以上。公司技术员林说:“以前像这种高科技产业只在沿海地方有,我们巴中想都不敢想,自从成立经开区后,引进了很多这样的高科技企业,我们实现了在口就业。”

  从发展现代物流商贸业到高端精密电子产业落地生根,截至目前,巴中经开区投产运营工业企业46家,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31亿元,吸引2891家市场主体落地生根,345家企业蓬勃发展,“4+1”主导产业基本形成,10平方公里产业园区欣欣向荣,活力迸发,累计实现税收收入12.5亿元。

  为全面贯彻市委、市《关于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四川巴中经济开发区跨越发展的意见》和省市《关于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提质增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的政策措施》等系列文件,巴中经开区出台了《实施二次创业加快产业发展的意见》,该意见从产业项目引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企业科技创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等9个方面出台了28条支持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通过一揽子的政策措施,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产业发展是新区建设不变的主题,我们将以‘二次创业’为统揽,始终在产业规模上‘扩总量’,在质量上‘强效益’,着力做强产业支撑,培育经济增长新生优势。”王俊岭透露,目前,巴中经开区已经启动了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作,今年要创建新型产业化示范,以更大力度、更强措施、更优质的保障和服务全面推进新区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确保全年建成投产产业项目30个以上。

  如今,巴中经开区已成功跻身四川省“51025”重点产业园区培育计划,荣膺“四川绿色发展范例城市”“一带一·四川最具投资价值园区”等称号;未来的巴中经开区,将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主体,以“4+1”的产业链条为基础,打造产城一体,城园相融的现代化产业新城。

  “这是一片朝气蓬勃的热土,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新区,这是一个投资兴业的暖巢。”这是众多企业家对巴中经开区的评价。

  “按照市委、市要求,打开山门,打开心门,广迎天下客商。”王俊岭告诉记者,“巴中经开区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园区发展的生命线,全力打造一流的亲商创业、一流的诚信服务、一流的文明和一流的廉洁高效政务。”

  用打动人,用吸引人。巴中经开区牢固树立“优质服务就是生产力”的意识,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事”,竭力为入园企业提供“最方便、最快捷、最优质”的服务。

  在执行国家、四川省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全市招商引资通用优惠政策和要素成本标准的同时,巴中经开区分类制定了工业项目、商贸物流服务业项目、中小企业入驻标准化厂房等一系列投资优惠特殊政策,其中标准化厂房的前三年补贴租金达到55%,并根据项目的带动效益、投资强度、税收贡献等投资指标,实行一企一策。

  一方面,巴中经开区以强烈的“店小二”,着力实施“保姆”式服务,使外来企业和资金“零障碍进入”“无障碍发展”;另一方面,巴中经开区还着力建设“市场化”体制机制和“企业化”服务保障体系。

  非禁即入、实行封闭运行,行政审批事项最少、时限最短、效率最高。巴中经开区还率先探索推行“零费区”政策,首批取消了涉及企业的3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预计将为园区企业降低近千万元成本,适时启动其他涉及企业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的优惠政策。在市委、市和市级部门的支持下,设立返乡创业发展引导基金,支持巴中籍返乡人员、中小型工业企业、商贸流通企业创业发展。为给园区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还规划建设金融一条街,同时配套出台《金融机构入驻巴中经开区秦巴金融街专项扶持措施的意见》,设立秦巴金融街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5000万元,用于现代金融业孵化建设。斥资5亿元重金打造置地孵化园、大众创业孵化园、电商产业园三个孵化平台,其中,置信孵化园已入驻小微企业20多家。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良好的投资、高效优质的星级服务、日益凸显的后发优势,让巴中经开区聚集了一批创新型企业,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发展格局加速形成。仅今年一季度,巴中经开区多次赴成渝、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开展小分队招商活动,签约产业项目10个,总投资10亿元,并与15家企业(单位)达成合作意向。

  李思龙是村里的建卡贫困户,马上要住进新房的他别提有多高兴了。“过去的老房子,一下雨就漏雨,一天晴就缺水。不通,用水也不方便。”李思龙介绍,居住的改变,得益于该村实施的“巴山新居”项目工程。2015年3月,按照“主导、村社主力、群众主体”原则,中营村开始建设以“巴山新居”为首的扶贫工程,解决群众特别是贫困户的安居问题。新居建设还整合贫困山区补、土地增减挂钩、地质灾害搬迁等项目资金,确保贫困户只出少部分钱就能住进新居。

  “我们把安民、富民作为立区之本、兴区之要,全力以赴改善民生,让新区群众共享发展。”王俊岭介绍,巴中经开区紧扣五个贫困村“摘帽”、632名贫困人口脱贫攻坚任务,发展为民的不,以解决住房安置、保障就业、实地增收为突破口,统筹推进精准扶贫,认真办好民生实事。

  如今,中营村一期52栋“巴山新居”已竣工投用,二期42栋正在加紧建设中,建好后将解决197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住房问题。

  除了易地扶贫搬迁,巴中经开区还在产业扶贫上大做文章。按照“一户一法、一村一策、多类整合、组团发展”思,通过组建扶持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加快产业融合,让贫困户分享产业发展红利。

  李琼华是巴中经开区奇章街道办事处郑家山村建卡贫困户,2013年,村里引进巴中市隆兴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她把自家的土地流转给合作社,还在园区务工挣钱。“一天60块钱,一个月有1000多块钱收入。”她说。

  “我们始终突出产业带动,因地制宜布局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着力打造城市‘后花园’,带动群众就地就近增收,确保脱贫不返贫。”王俊岭表示。

  经开区还对7个贫困村和13个非贫困村精准实施89个基础配套项目,出台相关实施意见,安排专项引导资金,重点支持有规模、有基础、有实力的大户发展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目前项目有序推进,涵盖7个贫困村的“花果+药材+蔬菜”立体种植产业示范片、观光经济带基本形成。

  在医疗扶贫方面,经开区整合省市各类政策,出台了《巴中经济开发区脱贫攻坚医疗扶助实施办法》,探索出“131”医疗扶助新模式,解决因病致贫群众如期脱贫。

  “在新一轮脱贫攻坚中,巴中经开区推进‘五个一批’,通过采取综合扶贫措施,精准施策,着力重点突破。目前在易地搬迁扶贫、医疗扶贫、产业扶贫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确保今年全区贫困户全部‘摘帽’。”王俊岭说。

  【攀大高速年底开建 成都到大理最快只要8小时![太开心]】据悉,至大理高速公全长200余公里,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届时到大理由10小时缩短到2小时。从成都经成雅、雅西、西攀、攀大高速,最快8小时就能拢大理。洱海、双廊、古城…还有好吃的乳扇,等不及了!

  川农#最豪华大学宿舍# 火了!来看看成都高校男生寝室小清新大比拼,西南民大的欧式风格,西华大学的小清新文艺范,成都理工的地中海风情,电子科大的文艺范宿舍……这样全是汉(diao)子(si)的学校,真是寂寞得啊~妹子们,颤抖吧![偷笑]

  

本文地址:http://www.cttxt.com/html/business_news/2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