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在被调查的16种PVC保鲜膜样品中,有15种检出禁用增塑剂DEHA。而这种保鲜膜遇油溶解,可致女性早熟、男性不育,一时间引起全民恐慌。但事隔一天又有专家纷纷表示,“DEHA禁用”只不过是一场乌龙。所谓DEHA“超标”最严重的400倍,含量23.6%,仍然低于GB9685《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DEHA使用量(含量)35%。前有,后有。PVC保鲜膜究竟对人体有没有害?有了卫生标准人们是否就可以高枕无忧?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祖辉主任表示,PVC保鲜膜容易因温度、酸碱度和有机溶剂等因素而析出塑化剂,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少部分厂商缺乏诚信,有标准不代表有保障,PVC保鲜膜仍有害。
专家介绍:陈祖辉,流行病学博士;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现任广东医学会社会医学分会理事;擅长健康教育与咨询。
近几年,频频爆出塑化剂污染食品事件,虽然中国“”的声浪较小,但塑化剂问题一直存在。市场缺乏诚信,缺乏意识,塑化剂所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我们生活在一个被塑料包围的世界。塑化剂的工业应用广泛,无论哪个环节改变了它的特性,塑化剂都会析出。如PVC保鲜膜容易受温度、酸碱度和有机溶剂等因素的影响。”陈祖辉主任说,“DEHA塑化剂就像一种刺激性激素,它会影响人体内分泌系统,也有可能影响肝肾功能,但目前很难准确地估量塑化剂对人体的危害”。
陈祖辉,为了避免摄入塑化剂,与生食有关的最好不要用PVC保鲜膜。虽然已DEHA并非禁用塑化剂,但并不代表在长期积累的过程中,人体也可以承受卫生标准中的DEHA塑化剂含量。即便厂家诚信生产,产业链的很多环节无意识的操作都可能导致塑化剂的析出。陈祖辉还表示,PE保鲜膜比PVC保鲜膜安全,但使用时并不是百无禁忌,要遵循少用、短时、避高温的原则。
保鲜膜是常见生活用品,如果体内已经摄入了有毒性的塑化剂,又该如何排出呢?对此,陈祖辉表示,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明确说哪一种“解毒圣品”可以有助塑化剂的排出。但大多数毒素的排出主要依靠肝脏解毒和人体代谢,大家可以多吃黑木耳等排毒清肠胃的食物,多饮水,加强新陈代谢。此外,塑料瓶装的饮料也要少碰。
塑化剂又称增塑剂,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材料助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可用于工业用途。
DEHA(己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微有气味。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丙酮、乙酸等有机溶剂。增塑效率高,可赋予制品良好的低温柔软性和耐光性。它会影响人们的内分泌系统,主要是雌性激素分泌会增加,雄性激素分泌会减少,会导致女性的性早熟,男性的不育症,尤对婴幼儿的生殖器发育有影响。
日前,央视每周质量报告,16种PVC保鲜膜15种含有禁用的塑化剂DEHA。调查还发现,一半超市熟食包装都使用PVC保鲜膜。专家称,这种保鲜膜破体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导致女性性早熟和男性不育。
检测发现16个品牌中的15个含有国家禁用塑化剂DEHA。PVC保鲜膜行业最大的几家企业的产品几乎全部被检测出含有DEHA。其中,最低超过检出限98倍,最高超过检出限472倍,平均超出检出限两百多倍。(通讯员:温志勤)
推荐: